書名:櫃檯沒大人
作者:楊諹(Kelly Yang)
譯者:朱崇旻
出版社:博識圖書
出版日期:2020.07.15
〔內容簡介〕
在這間旅館,大人有大人的堅持,小孩有小孩的哲理
退房時別忘帶走個人物品以及
追求美好世界的勇氣
湯彌雅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祕密。
1她住的不是大房子,是汽車旅館。
新移民爸媽每天打掃加景汽車旅館的房間,十歲的彌雅就負責坐鎮前檯和服務客人。
2她爸媽會窩藏移民。
湯家讓移民免費住進旅館空房,要是被凶巴巴的老闆姚先生發現,他們就完蛋了。
3她想成為作家。
可是媽媽認為英文不是彌雅的母語,她應該專心學數學才對。彌雅該怎麼辦才好?
彌雅必須拿出所有的勇氣、善良與努力才有辦法度過這一年。她究竟能不能保住工作、幫助移民和客人、避免被姚先生刁難,還有追求夢想呢?
彌雅的故事不僅趣味滿分,還能幫助小讀者解開這些疑問:
■ 為什麼美國人很重視「種族歧視」的問題?
■ 移民到美國是什麼感覺?人為什麼要移民?
■ 為什麼有錢人這麼有錢,窮人卻這麼窮?
■ 英文有可能學得跟母語人士一樣好嗎?
■ 學寫作有什麼用?
■ 志向不符合家人期望,該怎麼辦?
■ 在學校被排擠了,該如何是好?
【閱讀心得】
這是一本翻開就會認真看完的書,沉潛了一段時間,依舊想著故事,寫實得讓人心痛卻也充滿希望想要看到未來如何的小說。主角一家人從中國移民到美國,大人的決定帶給小孩的成長過程中心靈的影響,未知的一切。作者從自身的經歷轉化成創作,就算五十年百年過去了,依舊是現代世界的課題。
不想日復一日,一代傳過一代的無奈與絕望,想要改變生活,改變未來,因而交通發達,地球村的概念讓移動變得容易,在生活環境不錯的國家,旅遊變成一種生活調劑方式,移動帶來流通,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有的人聽天由命、逆來順受,有的人用盡資源尋找未來的可能性,難民與移民是世界共通的考驗。伴隨著這些難民或移民的問題,就是種族歧視,舊的歧視新的,富有歧視貧窮,高的嘲笑矮的,美的不和醜的作朋友,明知人類社會皆是如此,改變的困難就在眼前,命運通常都不會站在自己這邊,處在安逸環境的我們,可以理解但難以想像其中的艱苦,尤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中國人為了「自由」移民到美國,能移民的很多都是懷抱夢想散盡家產去到新的地方,語言的隔閡、社會的排斥、教育的困難,小學五年級的湯彌雅(Mia Tang)怎能了解父母放棄優渥生活來到美國的決定是否正確,當大陸開始開放經濟起飛,親戚朋友生活愈過愈好,在美國底層掙扎的湯彌雅一家人,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下去?
語言能力影響著找工作的廣度,人人知曉如此,但能把語言使用到流利的程度,真的沒有多少人能做到,做到的就是成功者,能成功的真的僅是少數,「自卑感」充斥在多少努力中的人,彌雅一家人到美國四年了,不敢生病,沒辦法找收入高的工作,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換了一個國家,什麼也不是,如同打工度假賺大錢的美夢,能實現的只有少數人,而為了打工賺錢,度假生活享受多少呢?台灣也經歷過,現在依然奮鬥中的新移民、新台灣之子的情況,台灣小,我想美國情況更加嚴峻,當生活過得好一點點了,同鄉人的困難幫不幫?承擔的風險值得嗎?中華文化裡「道德」強調的美好的品行,在移民世界中更考驗著人性。
命運總是考驗著我們的忍受度,而生命總會找到出路,「希望」雖渺茫,但比「絕望」讓人活得下去。彌雅的生活沒有從此一帆風順,但人生總要努力讓自己愈過愈好,關關困難關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