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權力》IMPERIUM

羅伯特‧哈里斯◎作者

蘇瑩文◎譯者

如果◎出版

 

﹝介紹﹞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7868001

 

﹝基本資料﹞

主角:西賽羅(馬庫斯‧圖里‧西賽羅)

記述者:提洛(家庭奴隸、機要秘書)

政治競爭對手:霍滕修斯、

重大事件:審判西西里總督蓋烏斯‧威列斯、

時代:羅馬共和時期晚期

地點:羅馬(、西西里)

目次:第一部        元老院議員79B.C~70B.C

第二部                法務官 68B.C~64B.C

 重要思想:1.      羅馬公民是自由的

                     2.      我是個新進者;我追求執政官的位置;這是羅馬

 

﹝心得﹞

        這本書該給台灣政治人物看看,請他們深思:有些事情真的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也」。這是小說,不想談論政治的對錯,僅以歷史看戲角度書寫心得。

        西賽羅羅馬的歷史中重要嗎?以前根本不認識他,只知道他是羅馬著名的辯論家,辯論什麼呢?「辯論」給人的印象,不就像孟子把一件簡單的事說得很複雜,還說「余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所以,我又不是歷史系的,不會去找西賽羅的資料看詳細辯論內容。

        一本「歷史小說」,假亦真時真亦假,看完《最高權力》,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網路上搜尋搜尋再搜尋,西賽羅的資料真的不多,但我認識了羅馬會議、羅馬元老院、前三頭同盟─凱撒大帝、克拉蘇龐培,搞清楚史學事件與《最高權力》小說差異,《最高權力》是「西賽羅三部曲」第一本,從wikipedia找到的西賽羅生平,可以看出羅伯特‧哈里斯寫的西賽羅多麼的縝密,就好像是筆下見證這段史事發生的提洛,可見作者研究西賽羅非常的徹底,而其小說的鋪陳、伏筆也很精確。

        主題重點環繞在「權力」,為了追求「最高權力」,西賽羅做足了戲,有智囊團的研究設計,他自己的訓練,每日每日從不倦怠,是哪一股動力致使他非追求最高權力執政官的位子呢?我認為在本書中還沒有明顯展現出來!一開始便寫了西塞羅求師學習辯論的事情,然後娶了有錢的妻子,踏入了政治的第一步,接下來從西西里省回來,真正的考驗開始了,首次穿上「羅馬共和國元老議員的紫色鑲邊寬長袍」在港口邊出現,沒想到被漠視之外,更被奚落一番,這股氣如何嚥得下呢?階級制度造就了這樣的社會狀況,西賽羅更堅定要參政到底的決心,當出身不如人時,唯有加N倍的努力才可能會出頭天。(p.85)「將一個人推上頂端的……不是天才,而是不屈不撓的毅力。羅馬充滿了被埋沒的人才,但只有毅力能讓你在這世上向前行。」西賽羅步步為營,貴族、騎士、平民,這些羅馬公民如何讓自己更上層樓,為了政治權力,能犧牲到什麼地步呢?

    表弟盧修斯死了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西賽羅說:(p.196)『我從他身上,領略了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種種良善與魅力。』學院派的盧修斯就像西賽羅的良心一樣,「威列斯事件(vs.西西里人)西賽羅站在正義的一方,「馮提烏斯事件(vs.高盧人)」他為了政治利益,說服自己:羅馬人不該在自己的城市裡被高盧人所侵擾,(p.193)「不管案子的是非對錯如何,這都是一種背叛。」明知馮提烏斯有錯,而且那個人早就預期會被審判,竟還收集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明明就是個有計謀貪汙的官,也因此盧修斯自殺了,西塞羅的良心一點一點的隱晦起來了。

        為了當上執政官,作者(提洛)也寫下了自己對西賽羅的看法(p.225)「我猜想,要他在一個自己並不欣賞的領袖和一個他認為根本表裡不一的事情上投注如此多的精力,必定讓他十分難受。但是通往政治巔峰的仕途上,往往會使一個人必須與意氣不投的旅客同行,沿路還會看到許多古怪的景象,他知道如今已經無法回頭。」無法回頭了,無法回頭了,在政治上的黑暗面、醜陋的事件愈來愈多了,而為什麼西賽羅非得如何呢?為的是什麼?他的內心究竟會變成怎樣?真的需要犧牲靈魂嗎?身為一個律師,一個辯論家,他說出來的話一定要是自己相信的事,否則便沒有說服力,用這樣的觀點態度從政,達到目標之間的過程,太多人迷失其間了。

        《最高權力》只寫79B.C~64B.C西賽羅爬上了執政官之位的事,最後這一戰真的十分精彩,在緊湊焦急的時間內要談成機密交易,要在羅馬公民投票前重新布局,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西賽羅漂亮的贏得了這一戰,但是,「喀提林事件」還沒結束,凱撒克拉蘇結盟的事才剛開始,還有龐培呢!接下來的兩部想必更加精采,已經淪陷入激烈的政治鬥爭之下的西賽羅,未來的命運會是如何呢?

西賽羅指揮的政治活動中,龐培當上最高指揮官時,作者(提洛)寫了(p.242)「事後,我相信他有預感,共和國有某種東西崩裂了,即使是用他的文字,也無法彌補。」沒多久,羅馬的共和制度愈來愈搖搖欲墜,等到凱撒當政後,羅馬引以為傲的自由權,變成了帝國主義,西賽羅該如何自處呢?得到了「最高權力」,接下來就是人心的考驗,期待另外兩部也快快出版。

 

I was touched beyond words.

權力會帶給人許多奢華,但卻鮮少能帶來一雙乾淨的手。(p.13)

 

他所擁有的,是自己的聲音──純粹透過意志,他讓自己的話語成為世界最知名的聲音。(p.13)

 

因為只有當爭鬥開始,所有的事情都動了起來,你才有機會看清出路。(p.55)

 

西賽羅的另一個座右銘是,如果你非得去做一件不得人心的事,那麼最好全心全意去做,因為在政治上,膽怯是得不到好評價的。(p.67)

 

失敗是他野心的燃料。(p.85)

 

將一個人推上頂端的……不是天才,而是不屈不撓的毅力。羅馬充滿了被埋沒的人才,但只有毅力能讓你在這世上向前行。(p.85)

 

「說詞、說詞、說詞,」他不滿的說。「你操弄說詞的把戲,難道沒有盡頭嗎?……因為你很快就沒有辦法分辨謀略與實情了。到時候你就會迷失了。」(p.192) (盧修斯say)

 

*表弟盧修斯之死

西賽羅說:

『我從他身上,領略了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種種良善與魅力。』(p.196)

提洛寫:

「再沒有別的事情能像死亡這樣,讓人深切感到自己活著。」 (p.196)

 

我猜想,要他在一個自己並不欣賞的領袖和一個他認為根本表裡不一的事情上投注如此多的精力,必定讓他十分難受。但是通往政治巔峰的仕途上,往往會使一個人必須與意氣不投的旅客同行,沿路還會看到許多古怪的景象,他知道如今已經無法回頭。(p.225)

 

歷史總是令我著迷。正如同西賽羅自己寫過的:「不知道自己出生之前的種種,就會永遠像個孩童。倘若不能將我們的生命編寫入歷史,與先人的生命過程串聯起來,那麼人類生命的價值何在?」(p.234)

 

「羅馬不是一個地理問題,」他聲明。「羅馬並非游河流、山峰,或是海洋來界定;而是血緣、種族,以及宗教;羅馬是個理想。一萬年來……羅馬正是人類實踐自由和法律的崇高化身。」(p.289-290)

 

生命的藝術,就在必須面對眼前的麻煩事,而不是過早擔憂,摧毀自己的志氣。」(p.346)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六校慶結束,星期一補假,星期二到辦公室,竟然聽到這樣的噩耗
 
怎麼會這樣呢?
 
這不是意外,卻沒有徵兆,直到現在,也找不出關鍵原因
一條年輕的生命阿!衝擊到了可不是家庭幾人而已,影響的何只百人千人,是慢慢積累的社會病態
 
曾經教過的她,一顰一笑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骨》Dragon Bones◎書名

馮麗莎Lisa See◎作者

高寶書版◎出版

 ﹝介紹﹞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7726449.html#comment-18161633

 

【心得】

十分的好看、精彩,劇情緊密、毫無拖延,不落俗套,令人一翻開就停不了,收到書才三天,扣掉周末玩樂時間,花不到半天就看完了,馮麗莎的《龍骨》完全不辱此名。閱讀此書若能對中華文化有基本的認識會讀得非常流暢。從《雪花與秘扇》一書來看馮麗莎,就覺得她像是個華人,對於華人的文化、情感,尤其是女性的思緒、想法很貼切,就彷彿她本人是置身於東西文化衝擊下的中華時代新女性一樣,對於傳統有著不得不遵守的潛意識,但文明科技的進步又使女性擺脫傳統以夫為天的角色認同,讓她的書讀來十分精彩,且快樂!

 

雖然本書名為《龍骨》,「龍骨」指的是甲骨文,但是書中的關鍵物卻是「如意」,仔細思索為何會以「龍骨」而不是如意為名的意義,我想就在於:文化是以文字作為分隔線,目前發現最早記載文字的就是甲骨文,雖然書中探究的物是「大禹的如意」,它是傳說中的權力結構象徵物,玉器在古代對中華文化政治的重要性,在西方文明裡是找不到相對的替代物。既然這是一本在外國發行的小說,用象徵中國的「龍」作為意象,而最後大衛看到的筆記本記載,解密的關鍵點也在於甲骨文字。

 

藉由長江三峽大壩工程,這本小說展現了各層面人物的看法、心聲,國家單位有國家文物局、國家安全局、各博物館代表、公安部督察;建築大壩的企業家、古物拍賣家、貪官汙吏;被迫遷移的三峽居民、封閉民情下的女人、考古學家的使命……

 

中國古物權力的象徵,例:如意、珪、璧、鼎;宗教、政治領袖的魅力:煽動群動人心;平民小人物不得不遷家的辛酸與恐懼,凝聚出來的全愛會,其所打的主意不就是當初共產黨人號召的農民起義;故事主人翁的糾葛、心境變化、擺脫桎梏、成長……這本小說會大賣!

 

雖然作者以巴山村在地人的角度塑造了全愛會成功的形象(可見試p225~229)「那怪異的波動,是出於恐懼、憤怒,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所引發的混合情緒。這裡的百姓們所熟悉的一切就快湮滅,長久相熟的鄰居將天涯兩隔。所有的親朋好友,一切好的、壞的,都將消失,就彷彿他們不曾存在過一般。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街道、陌生的景物將取代熟悉的一切。」但從(p208~209)司圖亞特身為一個國際企業家參與建築三峽大壩的驕傲感,又可看見三峽大壩工程誓在必行的對後世的影響,為大我犧牲小我,這也是共產黨所考量的「大方向」,而對古蹟的挖掘則是作者對於文化遺產的憐憫,大禹如意的消失也是必然的,掌權者都想得到它,中國權力地位的身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不能脫離世界封閉,國家主席對於愈來愈開放的時代,愈需要民心歸向,大禹是第一位國家共主,能治水則能得天下,命案的發生就是全愛會的小大要得到大禹的如意,權力象徵物的消失就是走向民主化的時代。而像霍所長「一個胸懷信念,只肯對自己的良心有交代、不肯同流合汙的人,通常下場都不怎麼好。」(p.228~229) 雖然死得淒慘,但也算是為人民犧牲。

 

凱瑟玲(p.69)「古物消失在歷史的滾輪裡,不等於它們不曾存在過,也不代表它們再也找不著,或是它們不在我們所推定的地方。」瞎眼老父吳邊傳達兒子吳華東死那天出門前說的話(p.143)「先人傳到我的手中,我再傳給未來的手。」吳家是龍穴的入口,一個守護文化密寶的家族,流傳下來的故事,巴山曾經是文明鼎盛之地,鄉野傳說引領考古學者追尋遺失的文明,在暗處的盜寶者隨之來到。

從中國古代傳承的思考模式,那是個寶窟吧!寶物總是會有守護者,代代相傳,幾百年毫無疑問的忠貞,就算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也要堅守崗位,看看台灣同胞,何嘗不是如此?土石流依舊不肯撤離家園,對「家」、對「國」的堅貞程度,也是理智的外國人所無法體會的強烈情感,為了忠誠死不足惜!看似沒有文明的鄉野人,代表的正是底層人民屹立不搖的民族性格。

    

寶穴的畫出的甲骨文字地圖:水、川、下、雨、山、田、穴、木、好,對文字學有興趣者可見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main.htm

例如「水」與「川」的不同

 

「川」貫穿通流水也   ;         「水」象眾水並流中

 

這是說文解字,已是隸書,不是最古老的甲骨文,但還是保留象形字的特色。

 

  

 

        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有一點,男女主角的心路歷程,女兒的死造就兩人之間的隔閡,還深愛對方,但是胡蘭卻無法接受、無法面對,當情緒沒有出口時,任何的理智都無法說服兩人心中的那道傷痕,胡蘭歷經文革洗禮,她的心中有個很大的缺口,她的要害,批判她的父親、女兒延誤就醫,她是高官家族的後代,她應該展現的是完美的能力,但是……「她沒資格得到幸福,她從來不曾保護過她愛的人」(p.339),她的丈夫大衛想盡辦法想走進她的心,直到生死交關之際,胡蘭體悟到了「在生命到了盡頭的時候,她終於領悟那只是希望,事情不會就是照希望那樣進行,誰都說不準。如今她看的很清楚了,她的確已經盡了一切力量,運用了所有的資源去救女兒了。」(p.342)因此,小大的話傷害不了胡蘭了,她要為她所愛的人─大衛,活下去!

 

        結局如意失蹤了,壞人小大也沒找到屍體,《龍骨》若能拍成一部電影,鐵定十分精彩,只可惜無法取景於已淹沒的三峽秀麗驚險風光,緊張懸疑,描寫絲絲入扣,令人讀來欲罷不能,還會期待有續集……壞人沒有見光死阿!

 

隨手筆記◎未讀者勿先看

*四大神秘謎題(p.64~65)

第一題,為什麼三峽這一帶,尤其是瞿塘峽的文化自成一格?

第二題,就是楚墓……?

第三題,三峽文明是否受各朝代文明以及其文物的影響?

第四題,究竟巴文化發生了什麼事?巴人從何而來,又為何消失?

 

*關於數學(數字、符號)、科技

九鼎、五刑(在額上烙印、削掉鼻子、銷調雙足、去勢、死刑)、洛書、陰曆(夏曆)、甲骨文字符號、大禹治水工程、三峽大壩工程、電腦軟體(病毒)

 

【人物】

劉胡蘭:公安部督察,內心受困於女兒之死、玩具工廠火災150條人命

大衛‧史塔克:愛妻子胡蘭而留在中國的美國律師

 

*五一八遺址相關人物(p.69、試p.323)

布萊恩‧麥卡錫:發現寶窟(陵墓?)「大禹的如意」,且偷渡出國拍賣後被暗殺

莉莉‧辛克萊:倫敦人,替香港科斯格拉夫工作(拍賣公司),被暗殺

馬宗元:遺址領導人、中國國家安全局特務,最後亦死於他殺

司圖亞特‧米勒:建造大壩、資助考古、熱愛收藏古物的美國企業家

凱瑟玲‧米勒:企業家之女,有野心,想得到父親的肯定

鄺邁可:華裔美國人,家住加州、全愛會的小大、VYRUSCAN發明人

安娜貝兒‧昆比:哈佛來的教授

保羅‧史特龍:劍橋大學退休教授,精通語言學

法蘭茲‧蘇米特:海德堡大學符號學教授(德國佬)

霍所長:巴山鎮派出所所長

安琪拉‧麥卡錫

蘇彰晴:巴山鎮公安、全愛會一員

吳華東及其家人:犧牲者

 

*旁支人物

國家文物局局長侯佑瑁、國家公安部宰副部長、五大省籍博物館代表(貪心五鬼)、熊貓賓館王家、吳家、方法醫、盧專員、唐文廷(唐比爾)(全愛會副會長)

*物

靈芝如意、息壤

*地點

北京、五一八號遺址、香港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沒多久前才討厭了無名不能直接貼別人家的小貼紙、照片要改順序很麻煩
現在msn竟然也改版了,而且還沒有改得比較好用
照片順序用滑鼠移來移去的功能竟然不見了......不見了??????
 
可惡!我是龜毛ㄉ處女座的啦~~~我的試讀本圖片不能變順序啦~~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黎,賽啦》標題 

史蒂芬‧克拉克Stephen Clarke◎作者

林嘉倫◎譯者

繆思◎出版

﹝介紹﹞ 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7514511

 

﹝心得﹞

這是ㄧ本小說嗎?不是。這是ㄧ本散文嗎?不是。這是ㄧ本傳記嗎?不是。這是ㄧ本笑話集嗎?不是。既不像小說,也不是散文,雖然很好笑,但也不是笑話集,本來以為是真實故事,但結尾爾虞我詐的線索.........這不會是真的吧?因此,《巴黎,賽啦!》如文案所言「是ㄧ本超現實的『巴黎求生指南』」((((((哇哈哈哈哈))))))令人笑聲不斷,看完,遇到OOXX的事,「賽啦!」也會變成口頭禪!

我喜歡法國,喜歡巴黎,雖然我還沒去過,但我有一天一定會去,總會特別注意談論真正關於法國的書,關於「藝術之都──巴黎」的事。

英國曾是日不落國,大不列顛的盎格魯薩克遜子民,從中世紀便與法國互爭鋒芒,兩國感情時好時壞,也都很驕傲自身的優越感。因此,當嚴肅有效率的英國人碰上浪漫有格調的法國人,會激起怎樣的火花呢?這一本書就在這樣的文化衝擊下,看英國人如何「水乳交融」在法國闖出一片天!

巴黎,可以很品味很時尚,也可是很平民化的,巴黎人口217萬,包括近郊地區大巴黎人口906萬多人,一個小小英國人說出居住巴黎的心聲,實在有趣,這本書很好看,好笑,又有點令人害羞,畢竟火辣辣的寫出不管是法國男人還是英國男人,看到美女都會想要來一場make love,不過主角卻被英國經典電影男主角害慘了,英國紳士、英國紳士,主角韋斯特只能在心裡吶喊:賽啦!我不要當紳士啦!

從一個目標遠大的專業經理人,進化成鯊魚群的大白鯊,還可以跟雇主談條件,建立自己的事業,挺美好的結局,所以這是一本小說阿~~哈哈!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贈書一問_尋找心中的佛祖

森林的和尚

為野象祝禱

出處:《為野象祝禱》
作者:傑德‧柯芬
出版:東觀出版

我在思考,我在尋找。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九月以來的閱讀書籍反芻,發現這個現象

從《Q&A》印度 下層階級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信仰 印度到美國

《轉山──邊境流浪者》 西藏 信仰

《三杯茶》教育 信仰 美國人到印度

《海上教堂》宗教 信仰  奴隸 西班牙

《西班牙像一本書》西班牙 中世紀到近代

《藍》荷蘭 藍色(最好品質產自印度) 近代史 藝術 謀殺

世界在我腦海心中慢慢成一個完整的圓

我偏好旅行流浪、文化歷史、城市書寫,建構一個貫通世界古今的文化世界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然連結到官網http://www.spp.com.tw/spp2006/other/07/twilight/challenge.htm

02-1024-s

一見驚為天人!實在是太美了,那是一股殘酷冷然的美感。以暗黑為基底,血紅色妝點,飄然而下的像是撕裂的衣著殘骸,又輕像染血的羽毛,那紅絲帶象徵著被咬破的血管,一幅女性血淋淋意象犧牲的意象躍然眼前!

電影《暮光之城─無懼的愛》

左上角電影兩位主角,男人白皙的臉龐,細長的眼睛帶有暗黑世界的邪眸,女性姣好的面貌(是我喜歡飾演妙麗的美麗女孩),兩人似近又有些推拒,一看就知道會是ㄧ部精彩的電影。

12 / 2第一本小說《暮光之城》出版

12 / 12電影《暮光之城──無懼的愛》上映

電影值得期待。而小說呢?迫不及待點閱試讀。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5》海報

《海角七號》好看是因為夠「在地」,拍出正港的台灣人風格,也許是風潮,或事實上是台灣人的醒覺,《1895》一片,不僅是道地的台灣,亦是實實在在的台灣,與多年前的「國片」截然不同的風格,是會令人喜愛的國片,雖然故事內容不輕鬆,是台灣史上悲愴的一頁,去電影院看很值得,一點都不會輸給國外的史詩長片!很細緻,很好看,音樂也很感人。

 每個人都應該去看這一部片!

  ﹝官網﹞http://www.wretch.cc/blog/themovie1895

《1895》標題

故事就在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的那一年,台灣向來不受清廷重視,因此13天的台灣民主國變成笑話般的曇花一現,唐景崧溜了,回滿清國,留下的是為家鄉台灣奮鬥「台灣人」。吳湯興是個秀才,扛起保家捍衛自己鄉土的使命,拿刀率領民兵對抗日軍,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當"唐總統"離開了,援兵沒有來,糧草不夠了,心裡也明知趕走日軍不會成功了,他說了自己的父親回唐山了,台灣不是父親的故鄉,但這是我們的家鄉,必須堅持下去,最後割髮贈妻,寧願戰死也不屈倭寇。

抗日不只是客家人,土匪是閩人,還有生番,台灣的住民都在抗日,電影結束時寫出了當年犧牲一萬二千人,也許還不只吧!當日軍採取「肅清」行動,連良民都殺,犧牲者不會只有這個數字。這是血淋淋的台灣史。

  ﹝影評﹞放映週報  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RV_id=373&period=182   

寫得極好!讓不才在下我停筆嚕!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標題

藍◎書名

約格‧凱斯納(JÖrg Kastner)◎作者

天培文化◎出版社

 

﹝介紹﹞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7456941 

﹝心得﹞

《藍》介紹說這是「一本融合偵探、藝術、歷史三種閱讀趣味的超質感小說!」,都是我的興趣耶!很高興被選為搶先試讀者,讀起來清新可口,流暢性十足!所以很快就讀完了。

難得可見用第一人稱的小說,讀起來有些不習慣,但又好像跟著看著主角的經歷,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書中主要有兩個主題,一是向荷蘭畫家「林布蘭」致敬(雖然都寫他負面的事),一是顏料「藍色」,這兩個主題亦是息息相關,主角蘇霍夫曾是林布蘭的學生(後來也是),因為喜愛大師的作品(雖然大師沒落了),但還是一眼就認得出林布蘭的畫,而且他是一個很靈敏的畫家,嗅出了不一樣的味道,又有一顆愛朋友的仁心,因此才會對這些奇怪的線索窮追不捨,找到事實的真相。

另一個顏料──「藍色」,作者將它塑造為魔鬼或神的顏色,會散發出奇異的力量蠱惑人心,對於顏色,我想作者也作了不少的認識才能選定是「藍色」,而我曾看過的幾本顏色之書,建議對繪畫藝術有興趣者都應該看看這幾本書,可以知道顏料的珍貴與變化,藍色就是在當時是非常珍貴稀有的,請見

《藍色》,韋芬莉,時報出版,2005.03

http://www.ireading.cc/review/review.aspx?rid=21671

因此,「藍色」是神聖的,而這極致的藍取得艱難,便容易有傳說,從奇怪的島嶼歸來的顏色!

凡事必有徵兆,主角抽絲剝繭的追查到兇手與恐怖的計畫,不過我覺得一個詛咒而引來的滅國奪權的宗教計畫,其實是有點薄弱的,我倒寧願是家族的復仇,變成全民參與的叛亂行動似乎有點虛幻。

結局是壞人死光光,但是很多時候,信仰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基督教,我發現很多作品都是描寫基督教某些教派很喜歡復仇耶!所以主角被燃起的出海夢又得以實現,跟妻子遠至印度,繼續賺錢兼繪畫過生活,然後把當年的經歷記錄下來。

值得一提的還有作者對於林布蘭畫作的讚嘆,描寫得極好,那些「光與影」的變化,好像畫就在眼前一樣。等《夜巡林布蘭》DVD上市一定要去看!

Amity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