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姆‧卡伯特(Sam Cabot)
譯者:林零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14.12.1
﹝內容簡介﹞
結合丹.布朗的宗教陰謀,與史蒂芬妮.梅爾超凡的恐怖感,
一本結構精巧、顛覆所認知的歷史解謎驚悚之作!
一八四九年──
詩人馬里歐.達米安尼正狂奔在羅馬的石板路上,這一切,都是為了那份從梵蒂岡偷出的「文件」。今晚,他已走訪了六座教堂,一一將那些寫著詩句的「線索」藏起,要想找到「文件」,必得先解開他留下的密碼。
文件中隱藏了極為驚人的祕密,一旦揭露內容,不僅能摧毀天主教會,也能解放達米安尼與他的同族。唯恐正本遭毀,達米安尼製作了一份副本,寄給遠在美國的友人。接下來,只需靜待時機出現。
來自過去的密碼訊息,危機重重、滿是藝術品、宗教和陰謀的世界,《羔羊血祭》以流暢的情節鋪展,融入嶄新的角色塑造,帶領讀者進入超乎想像的歷史之中,進行一趟難以忘懷的旅程。
﹝心得﹞
自從上次看完丹‧布朗《失落的符號》,突然就對宗教懸疑符號學這類的小說冷淡了,大概就是有那種讀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閱讀疲累感吧!久不嗜此味,一讀又對了味道,《羔羊血祭》色香味俱全呀!而且,有明顯的線索顯示,有‧續‧集!只要遇到不死吸血鬼就一定會有續集啦!私下覺得比丹‧布朗寫的還有趣!
西方宗教這類的懸疑尋寶小說的背景都在於會有「撼動教會」的秘密,一旦被揭發,整個上帝的信仰會崩潰等等的聳動言論,為了尋到真相,會有歷史學家、教會專家、神父、主教(教宗)等人物,反派角色一定有對信仰的狂熱者或敵方忠實的追尋者,主角還會有美女相伴。這些都有其定律,但這本不一樣,能勾住讀者的心,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信仰」能給心靈平靜,能得到自我內在的力量。
閱讀之前,有些名詞,我們可以先認識:
未蛻者=普通人=他者
諾安德利人=吸血鬼=自己人
諾安德利人「秘密會議」共13人,他者的教宗=大祭司
秘密協約,是梵蒂岡的教宗馬丁五世簽訂,已600年
只有三種方法可以毀滅諾安德利人:1.火 2.3.自己看書喔~~~作者揭秘的時機超讚的!
幸好本書人物不多,簡單人物列表:
主角─歷史學家 湯瑪斯‧凱利神父
主角─藝術學家 莉薇亞‧皮埃特羅
樞機主教 羅倫佐‧科薩
諾安德利人 史賓塞‧喬治
喬納‧瑞克特
豪爾赫‧歐坎波
安納‧亞蓋洛
騎兵隊 拉斐爾利‧歐西尼
朱利歐‧艾凡提諾
憲兵 路易吉‧艾波西
(試p.031)「湯瑪斯,上帝子民中沒有經歷過你現在的感受的,大概只有羊了。哈!上帝的羔羊。是為跟隨者,而非思想家。」一部成功的小說,首先要建立中心思想,書中世界的背景。讀《羔羊血祭》對於信仰,猶如閱讀《一點小信仰》,一部小說的主題要十分明確才會讓讀來暢快,一直有:沒錯,就是這樣!作者說的真是太好了的感受,將吸血鬼的活動與歷史巧妙融入宗教文化史之中,作者寫得很到位,太合理了,彷彿就是事實,而我們這些「未蛻者」,小羔羊們,就是奇幻世界的麻瓜啦~~~
(試p.034)「知識與事實有關,信仰則關乎真相。」最喜歡這一句了,道盡《羔羊血祭》尋謎的緣由,先引起讀者好奇,顛覆宗教歷史文化中一個神秘點,值得探查,一道又一道的謎題,兩位專家透過「線索」找到「證據」,未蛻者凱利神父從差點崩潰,到不得不相信,最後做出自己的選擇。
利薇亞在心裡想凱利神父是一個有勇氣的人:「勇氣不是毫無恐懼,而是擁有正視恐懼的力量。」(試p.230)湯瑪斯這位神父,就算走學術路線,但身為神父的職責─感化羔羊們抵抗惡魔的考驗,可他畢竟是一個凡夫俗子,從教會學到的知識,認為吸血鬼吸人血的是惡魔是撒旦之子的僵化思想,到接受到面對而有所成長,對自我的認知,對上帝的信仰,對教會的看法:(試p.310)「對神做出宣誓,不是對教會。」
協約是會撼動教會的天大的秘密,但一開始作者就埋下伏筆,(試p.033)「知識就是力量。.........但力量會腐化。一個以知識與學習為立基的機構,無可避免,也會是一個腐化的機構。」我不知道有沒有上帝的存在,但宗教裡做事的都是人,只要是人(看看政治),就一定會有弊病,也才有改革,世界只會看似和平,不可能真正和平。
不過,我們可以做出「選擇」,當找到協約時,讀者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崩潰真的很嚴重嗎?崩潰的是教會還是信仰?而教義是人編寫的,《聖經》永恆為真嗎?我們需要智慧去判斷,但往往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類壽命太短,死亡前講的才是善,那不死的吸血鬼,善嗎?讀者不論是站在人類的角度或吸血鬼的角度,都有很值得深思的生命意義。